泥鳅是大众最喜欢放生的品种之一。泥鳅生命力强,适应性广,食性杂,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能起到清污净化作用。科学放生泥鳅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积极意义。
泥鳅具有底栖性、喜温性、杂食性和耐低氧性等特性。 泥鳅是淡水底层鱼类,喜欢栖息在静水的底层,如沟渠、塘堰、湖沼、水田等软泥多的浅水区,或是腐殖质多的淤泥表层。非严重缺氧,几乎不游到水体的上中层;泥鳅属于温水性鱼类,生活水温为10-30℃,适宜水温为25-27℃,当夏天水温超过34℃,冬天水温低于6℃,或枯水期天寒干枯时,泥鳅会潜到10-30厘米深的泥层中呈不食不动的休眠状态;泥鳅喜夜间觅食,主要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也摄取水底腐殖质或泥渣;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严重缺氧时,泥鳅能直接跃出水面,或垂直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当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由肛门排出。在休眠期间,只要泥层中稍有水分润湿皮肤,就能维持生命。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幼鱼可存活1小时,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
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放生泥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放生泥鳅宜选择湖沼、湿地、河湾等淤泥底质、植物茂盛、水流缓慢、深浅适中的水域,不宜在水深流急或硬底河床的江河和咸水海域放生;二是放生泥鳅对季节的要求不大,而在晚春和夏季较为适宜,如在冬季或初春放生,则需根据放生前后水体温差情况作适温处理;三是有些放生群体一次性放生大量的泥鳅,则需选择较为广阔的适宜泥鳅生长的区域;四是确需在远程运输或水质较差的水域放生,在适合泥鳅生息的条件下,放生泥鳅是较好的选择。
放生是维护生态平衡,弘扬生命价值,促进生活幸福的善举,我们应该坚持科学放生,依法放生,智慧放生,圆满放生,真正体现我们放生的意义和效果。
(广东放生协会通信员 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