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0日,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放生协会、广东狮子会和德庆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德庆悦城龙母庙西江边举行了以“保护水域生态,共建珠江家园”为主题的中华鲟等水生生物放生活动,共放生10公斤以上中华鲟300尾,青、草、鲢、鳙等鱼类200多万尾。参加活动的有广东放生协会会长陈坚、常务理事陈承旗、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健生、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魏平英、广东狮子会资环委主席蔡力、肇庆市政府副秘书长莫优年,广东放生协会与广东狮子会会员,德庆县社会各界人士等两百余人。
此次放生活动旨在支持今年首次实施的珠江禁渔制度。今年珠江流域首次实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禁渔制度(4月1日至6月1日)。珠江禁渔是我国继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春禁后的又一个重大资源养护措施,是国家出台的第二个流域性禁渔制度。珠江禁渔制度的实施,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珠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龙母庙是人间龙母娘娘由普通人转化为神的纪念地,亦是龙母养育五条小龙并将其放生大海,小龙归来报龙母恩的吉祥地。自唐宋以来,在悦城龙母祖庙就有大规模的庙会,在龙母圣地放生也成了一种传统习俗,每年广东信众自发参与放生,寄托了祈福、平安、和谐等心愿。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每年秋季,由海口溯河而上产卵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入海口育肥。因中华鲟利用价值高,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近年来,珠江上游许多水利工程的兴建,更严重影响这种洄游鱼类的产卵繁殖,中华鲟种群数量及生存状态受到严重影响。
此次在珠江的首个禁渔期,在具有放生传统的龙母庙西江边放生我国特有的中华鲟,并结合放生大量适合江河生长的四大家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行动,对于促进珠江资源恢复、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民众一起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珠江,让她永葆健康、美丽和活力;我们祈愿,在社会各界关注、理解和支持下,广东放生事业不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生物得到呵护珍惜,让更多的生命价值得到尊重,让大爱的精神传递弘扬!

图一、广东放生协会会长陈坚(左三),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魏平英(右二),
肇庆市政府副秘书长莫优年(左二),广东狮子会资环委主席蔡力(右一),
德庆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丘杰文(左一)拉动仪式启动杆

图二、陈坚会长(左三)、张健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左二)正在放生

图三、德庆县政府黄平副县长、德庆县农业局戴炳垣局长等正在放生

图四、广东狮子会会员正在放生

图五、常务理事单位广东水产学会工作人员正在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