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之羽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
念此爱亲情,能勿凄心否。
《感应类抄》云:“眉州鲜于氏因合药碾一蝙蝠为末。及和剂时,有数小蝙蝠围聚其上,面目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一家为之洒泪。”今略拟其意作《母之羽》图。
!!!

麟为仁兽,灵秀所钟。
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惟吾人类,应知其义。
举足下足,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亦勿误伤。
长我慈心,存我天良。
儿时读毛诗“麟趾”章,注云:“麟为仁兽,不践生草,不履生虫。”余讽其文,深为感叹。四十年来,未尝忘怀。今撰护生诗歌,引述其义。后之览者,幸共知所警惕焉。
老鸭造像

罪恶第一为杀,天地大德曰生。
老鸭扎扎,延颈哀鸣。
我为赎归,畜于灵囿。
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
戊辰十一月,余乘番舶,见有老鸭囚于樊,将赍送他乡以饷病者,谓食其肉,可起沉疴。余悯鸭老而将受戮,乃乞舶主为之哀请,以三金赎老鸭归,属子恺图其形,补入《画集》 ,聊志遗念。
众生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儿戏 其二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
先入为主,终身不移。
长养慈心,勿伤物命。
充此一念,可为仁圣。
修罗

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顾云禅师“戒杀”诗
喜庆的代价

喜气溢门楣,
如何惨杀戮。
唯欲家人欢,
那管畜生哭。
惠而不费

勿谓善小,不乐为之。
惠而不费,亦曰仁慈。
幸福的同情

香饵见来须闭口,
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
莫学长鲸拟害人。
唐 白居易“放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