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俗称黑立、黑加吉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鲷属。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日本沿海、朝鲜半岛南部海域。
1.黑鲷生物学特征
(1)形态
黑鲷体灰黑色,具银光,腹部颜色较浅,头部颜色较深。侧线开始处有1个不规则的黑斑。除胸鳍外,各鳍边缘均为黑色。
体被中等大的弱栉鳞,头部除眼间隔,前鳃盖骨,吻及颏部外,皆被有鳞,颊鳞7行。背鳍及臀鳍鳍棘部有发达的鳞鞘,鳍条基部被鳞。侧线完全,弧形,与背缘平行。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无缺刻,鳍棘强大,以第四鳍棘为最强,各鳍棘平卧时左右交错可收于鳞鞘沟中,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的稍前方。臀鳍起于背鳍第二鳍条的下方,臀鳍第二鳍棘最强大,略长于第三鳍棘。胸鳍位低,长而尖,后端达臀鳍起点的上方。腹鳍胸位,较短小。尾鳍叉形。左右额骨分离。
(2)栖息
黑鲷后期仔鱼分布比较靠近岸边,仔鱼在水的表层较多。体长达到7毫米的后期黑鲷仔鱼,即开始过渡为稚鱼期的初期个体,在沙质底海区1米浅的水域较多。黑鲷稚鱼在河口海藻较多的区域大量出现。随着后期仔鱼向稚鱼期转变,鳍条形成,骨骼开始变硬,体侧肌肉逐渐发达,游泳能力增强,逐渐向周围海域扩大。在海湾礁石和海藻较多的区域,有较多的黑鲷稚鱼分布。
黑鲷稚鱼喜欢栖息于水较浅的潮间带低盐度海区,能在低盐度的海水中生活,低盐度忍耐力极强(表1)。
表1 黑鲷仔稚鱼对盐度的忍耐力
仔稚鱼日龄 |
能忍耐的盐度(g/kg) |
10 |
25 |
20 |
8~15 |
30 |
3 |
黑鲷对水温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在夏季水温高达31~32℃和冬季水温低到4~5℃的情况下,都能正常生活。黑鲷生活的最适水温是20~28℃。当水温低于6℃时,停止摄食。当水温低于3.5℃时,会死亡。
(3)洄游
黑鲷是典型的沿岸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平时在沿岸有小规模移动的习性。有按季节变化向深浅海区移动的习性。春季水温开始上升,黑鲷从水较深的海区向沿岸浅水区移动,在沿岸浅水区产卵。幼鱼在浅水区摄食生长,冬天气温下降,黑鲷从沿岸向水较深的海区移动,以后就在深水区越冬,翌年春天再向沿岸浅水区移动。
(4)繁殖
广东沿海黑鲷产卵的时间是3~9月份,雌鱼产卵时,雄鱼迅速排精,精卵在水中受精。开始产卵的水温是15℃,产卵结束时的水温是21℃。受精卵在水温19℃时,需要40~45小时孵出仔鱼。
黑鲷有性逆转的现象。黑鲷幼鱼全部是雄性,雄性先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长的增加,转化为雌雄同体,继续生长后再转化为雌性(表2)。
表2 黑鲷性别与年龄、体长的关系
性别 |
年龄(年) |
体长(cm) |
雄性 |
1~2 |
15< |
雌雄同体 |
3~4 |
15~25 |
雌性 |
4上 |
>25 |
(5)生长
黑鲷一般体长10~30厘米,最大个体长45厘米、体重3公斤以上,9龄体长可达45厘米,一般4龄之前生长速度较快。广东天然海域3~5月份孵出的黑鲷鱼苗,到10~11月份体长可达12~15厘米,2年体重可达到500~700克。
表3 黑鲷体长和年龄的关系
体长(cm) |
年龄(年) |
12 |
1 |
19 |
2 |
28 |
3 |
28 |
6 |
40 |
9 |
(6)食性
黑鲷属于杂食性鱼类。自然海区的黑鲷成鱼主要摄食钩虾、麦秆虫、紫贻贝、藤壶、蝼蛄虾、多毛类、双壳类、虾类、蟹类、鱼类和头足类等,也摄食多种海洋藻类。自然海区的黑鲷仔稚鱼,在不同发育阶段所摄食的生物种类不同(表4)。
表4 黑鲷不同体长鱼苗摄食的水生生物
体长(cm) |
摄食生物种类 |
1< |
桡足类幼体 |
1~3 |
桡足类、小型端足类 |
3~9 |
糠虾类、贝类的卵、虾的幼体、藻类 |
>9 |
双壳类、虾、蟹和多毛藻 |
(7)被食
广东沿海黑鲷鱼苗的敌害生物有鰕虎鱼、龙头鱼、海鲇、海鳗、石斑鱼类和蟹类等。有研究表明,对黑鲷鱼苗危害大的敌害生物是鰕虎鱼,被害黑鲷鱼苗的80%是被鰕虎鱼所吞食。黑鲷鱼苗个体越小,被吞食的机率就越大(表5)。
个体较大的黑鲷有较灵敏的警戒性,体长5~6厘米以上的个体,被敌害生物吞食的可能性极小。
表5 不同体长黑鲷苗被食率
体长(mm) |
被食率(%) |
10~14 |
42 |
15~19 |
30 |
20~24 |
20 |
25~29 |
8 |
≥30 |
0 |
2.黑鲷科学放生
(1)海域选择
1)海域生态环境良好。
2)水面开阔,水温和盐度符合黑鲷生活习性。
3)水流畅通而缓和。
4)远离排污口、倾废区及大型养殖场、电厂、盐场等进排水口。
5)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少。
6)海域捕捞影响较小。
7)靠近港口码头利于放生工作开展。
(2)黑鲷质量
1)放生的黑鲷鱼苗或成体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体长应为3厘米以上。
2)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不能带病和体内残留药物。
3)人工培育的黑鲷鱼苗在放生前,应经网箱、池塘等适宜方式暂养和野化至和海域环境适应。
4)放生前应经具备资质的检验检疫机构(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有关市、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检验检疫合格,由该机构出具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5)不要购买市场上的黑鲷进行放生。
(3)放生时间
广东沿海野生黑鲷繁殖时间为3~9月,黑鲷放生时间宜选在3~11月。
(4)运输方法
放生的黑鲷鱼苗或亲体的运输,在保证运输成活率的前提下,遵循安全、快捷、便利、费用节约的原则。
运输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短距离运输,可用塑料袋、水桶等容具运输;运输时间在10小时左右的长距离运输,可使用塑料袋充氧后泡沫箱装箱运输或活鱼运输车装桶充气运输;采用塑料袋充氧后泡沫箱装箱运输,根据运输时间和规格,每袋可装苗密度500尾~1000尾,具体根据放生黑鲷的数量、规格和运输时间确定适宜的单位装载量。运输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或早晚。放生黑鲷在搬动运输后,常温下用浓度为15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洗5 到10分钟。运输过程中控制水温变化在2℃以内。
(5)放生天气
选择晴朗、多云或阴天进行放生,若2天内放生区域有5级以上大风或中雨以上天气,应暂停放生。
(6)放生方法
放生要有多个备选地点,不要每次都到同一地点放生。
在放生前,通过水温调节处理,把运输容具的水温逐步调节到和放生水域相近,提高放生黑鲷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将装运黑鲷的塑料袋或将黑鲷用阔口盆皿装盛(配有一定量清水)靠近水面,顺水徐徐放入海中,在正午前完成放生物种投放工作。放生时,尽可能贴近海面,不超过海面1米,顺风缓缓放入水中,不能高抛投放。采用滑道生物时,滑道表面要光滑,与水平面夹角小于60°,且其末端接近水面。在船上放生时,船速小于0.5米/秒。
(7)放生管护
加强与海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联系,放生后请渔政部门对放生区域进行管护几天。劝导群众不要捕捞放生的黑鲷。不要出现“这边放生那边捞鱼”的情况,确保放生效果。
加强放生公益宣传,提倡科学放生才是真正行善积德、真正保护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