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广东放生协会 -> 科学放生 -> 内容正文
陆生野生动物科学放归操作
来源: 广东放生协会秘书处    更新时间: 2018-08-12    浏览: 5281 人次
 
   将野生动物放归自然,补充其野外种群,是动物恢复的常用方法,也是保护和恢复受威胁和濒危物种的一种重要手段。放归计划的成功实施可以补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实现基因、血缘交流,保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防止小种群的衰退和灭绝。关于物种野化放归或重引入工作,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目前,我国已在大熊猫、朱鹮、麋鹿、普氏野马、黒颈长尾雉 、扬子鳄等珍稀濒危物种上实施放归并取得较显著效果。随着野生动物放归或重引入项目的日益增加,为了科学指导野生动物放归,确保物种放归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的保护效益,防止和减少不良的影响,IUCN颁布《物种重引入指南》,我国也于2016年底发布《陆生野生动物放归野外环境管理办法》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标志着国家对放归管理方面的重视。笔者结合野生动物恢复项目实际操作的经验,谈谈陆生野生动物科学放归的操作步骤,以供野生动物放归和放生操作提供参考。
 
一、预评估
 
1、物种选择:放归的物种须为本土物种,历史上曾在放归区域内自然分布。须了解其食物需求、栖息地需求、社会行为、天敌和疾病等信息。
 
2、放归地点选择:综合考虑放归动物所需的海拔、食物、地形及隐蔽等条件因素,选择合适的放归地,评估放归物种对当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3、确定放归数量:放归数量不超过放归地的环境承载量。
 
4、对环境和居民影响:分析放归物种的生态位和食物网,结合放归地的生境、动植物资源情况及周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情况,评估本次放归行动对环境及居民影响。
 
5、物种来源: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如人工繁育、执法收缴等。
 
 
二、放归前的预操作
 
1、报批: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审报,经其同意后才可实施。
 
2、体检和检疫:对动物个体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检疫,以确保野放个体健康和不带疫源疫病。
 
3、野化训练:在放归地建立笼舍对放归物种进行野化训练,训练工作主要集中在熟悉野外环境、觅食、繁育、警惕、隐蔽、躲避天敌等方面,以提升其野外适应能力。
 
 
三、野外放归
 
1、合适的季节:候鸟放归要选择该鸟种迁徙路过放归地的季节放归,有冬眠习性的物种要选择春夏季节放归。   
 
2、合适的时段:白天活动的野生动物要选择白天放归,夜晚活动的野生动物要选择夜晚或晨昏放归。
 
3、合适的天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放归。
 
4、合适的操作:敞开笼舍门,所有人员远离放归物种视线范围,可适当在笼舍外撒播食物,让放归动物自然走出笼舍,切忌人为驱赶。
 
 
四、后期监测评估
 
1、定期监测:记录放归物种在放归地的种群数量、分布、动物行为学、个体健康及生存状况、繁育情况,评价其环境适应能力。
 
2、适当救助:对适应能力较差个体进行适当救助和再训练。
 
3、死亡原因分析:收集死亡个体,分析死亡原因。
 
4、方案修订:对方案实施效果评价修改。
 
(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动物生态与恢复中心袁莉、冯永军、胡慧建)
 
 
 
返回上一页面 关闭此页面
 
 
 
广东放生协会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路113号白云大厦2310室 (地理位置)   邮政编码:510199
联系电话:020-83292138    传真:020-83292138    邮箱:fangsheng@gdfangsheng.org
版权所有©2011-2024广东放生协会 |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1055923号 
本网站由<广州·净致设计工作室>制作维护